2018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系,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強改革創新、戰略統籌、規劃引導,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對于旅游目的地的發展也指明了方向,未來,旅游人要把旅游新動能注入到目的地發展中。
以“旅游新動能”助力目的地的大保護
旅游產業具有聯動性強、跨界性強、融合性強的特點,是一個能夠創造新動能的產業。旅游+工業,可以提升工業的體驗感和附加值,并且助力工業的轉型升級,從粗放式發展向綠色發展轉變。旅游+農業,也可以提升農業的體驗感和附加值,并且幫助農業走上無污染、高效能的綠色發展道路。旅游+醫療,可以為醫療產業帶來更多盈利點,并且形成區域發展的主導力和引擎力。此外,還有旅游+教育、旅游+體育等等,都能夠形成新動能。最關鍵的是,旅游產業帶來的新動能都是綠色的、無污染的、可持續的新動能。作為旅游行業從業者,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就需要用“旅游新動能”助力旅游目的地的大保護。
對于提倡“大保護”的長江經濟帶來說,這些新動能恰恰是“大保護”能夠可持續的重要保障,是將“大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互平衡、相互協調的關鍵所在。對于全國各地的旅游目的地來說,大保護也是目的地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只有嚴格落實大保護,才能夠確保目的地擁有持續的綠色生態環境和持續的歷史文化傳承。
對于旅游規劃師來說,需要加強自身的生態保護意識,把旅游產業與目的地的生態保護緊密結合起來,把生態目標作為旅游規劃的主要目標之一。
以“旅游新動能”助力目的地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要加大力度。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span>
從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到未來長江經濟帶的主要發展目標就是要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換句話說,就是要把長江經濟帶打造成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對于旅游人來說,未來也需要把每個旅游目的地打造成高質量發展的樣板。那么,旅游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造旅游新動能。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為打造旅游新動能提供了頂層保障,但是,在具體執行落地層面,還需要通過更多旅游人的創新行為才能讓旅游新動能真正成為目的地發展的引擎。
作為旅游人,需要做好保護與發展的平衡,把大保護的意識和高質量發展的意識貫穿在旅游投資、規劃、運營的全過程。尤其是在全域旅游打造過程中,更需要強化大保護意識和高質量發展意識,促進全域旅游邁向更高境界。